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一组组亮丽的数字标志着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公平程度和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回顾这十年,如果聚焦教育内部的微观生态,笔者认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进展,就是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与他人不同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天赋潜能。在现实工作和生活场景中,也正是这些独特的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能使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充满创造的活力。这本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但在有些教育者那里,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批量加工流程中,在以分数和升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制度下,在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的管理工作中,却总是被忽视。
在以推进教育普及、扩大教育机会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教育的个性化没有受到足够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无差别的教育能教给更多的人以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整体、快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教育观念由关注整体为主向更加关注个体转变,教育模式由追求同一化提升向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转变,是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终极要义,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选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差异、关注个体、实现个性化教育,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这三个“每个人”标志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更新,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行动指南。这十年,高考改革实现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尽管制度设计上还不完美,但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利,成为高中教育走向个性化的重要开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校“绿色评价”改革以及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使得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的衡量标准开始打破唯分数、唯升学模式,为发现每个孩子、每所学校的优势和特长提供了可能。在课程教学方面,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个别化教学、差异化作业、个性化诊断等新模式不断探索发展,学生兴趣社团活动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走班教学和选课制,“关注每一个人”“适合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成功”成为很多学校的座右铭,个性化培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然而,个性化培养生长在应试盛行和功利主义的教育环境中,也会出现“四不像”的变种。如有些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为名义的“快慢班”,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班,又按照考试成绩进行更新淘汰,“快班”实际上成为“升学冲刺班”,集中学校最好的师资和学习资源,形成对“慢班”学生的冷落和歧视,这恰恰是“同一化”教育捆绑应试教育的升级版。有些以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名义的“早培班”“创新班”“实验班”,实施的并不是基于学生个人天赋和求知探索欲的个性化教育,而是围绕考高分、进名校、争荣誉进行全方位的竞争,看不出任何按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培养的痕迹,反而使得教育“内卷”上升到新的层次。而“关注每个人”“适合每个人”这样的理念,在学校中真正得到实践也非常不容易,大多数还停留在口号上。从整齐划一的教育到个性化培育,还要穿过许多观念和制度的泥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望下一个十年,个性化培育将持续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新出生人口的减少,现有的中小学班额将逐步缩小,为个性化培育提供基础条件;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逐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诊断,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导向上的引领;超常儿童的培养方式将更加科学化,各种掐尖班、冲刺班的应试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将逐步得到扭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也会逐步受到重视并形成机制;家庭教育将更受重视,家校合作更加密切,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校内外生态更加优化;中小学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持续增强,信息化、智能化支撑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诊断,将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和技术支撑。显然,以上这些不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而且是已经开始的实际行动。
个性化教育没有理想的终极模式,它是在人文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不断探索,其核心是,在制度政策设计和教育实践中,把人当作人对待,把每个人当作不同的人对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并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