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教科文摘 | 冯新瑞等: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与实施策略


社会服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的“服务性劳动”在育人目标与内容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是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同时提升交往技能、服务技能甚至职业技能,增强职业选择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 并发展对职业场所的更为积极的态度,促使青少年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第二是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活动,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认同和遵守社会秩序,形成公民意识,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有鉴于此,社会服务应当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成为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但从目前实施现状来看,中小学社会服务的开展存在价值认识不清、策略方法不当等问题,本文拟从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出发,对照实施现状、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挖掘、探索社会服务的实施策略,从而让社会服务活动发挥最大育人效益。


社会服务的育人价值



社会服务让学生与社区、其他组织、不同领域人员等建立起联系,让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生产劳动等建立起联系,也让学生认识、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个人价值所在。

(一) 社会服务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脑体劳动参与社区的综合治理、帮困助残志愿活动、社会问题的建言献策等,亲历了付出劳动帮助他人、改变生活的过程,体会到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社会服务过程,以及与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服务、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发自内心地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普通劳动者。

(二) 社会服务促进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在教学中通过渗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道德与法治、政治等学科更是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内容,但是因为这些课程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不在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之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其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

而社会服务恰恰是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良好载体,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入社会的实际场景,了解社会的相关信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因而社会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对社会和公众事务的理解和直接参与。学生在开展社会服务时,首先就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与成年职业者、老年人、残障人员等多种人群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群体的构成以及社会的运行发展,认识、理解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权利、责任,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角色;其次,学生在服务活动中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发挥,他们可以主动策划、主动沟通、主动服务,教师则是指导和同伴,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能认识到服务他人的价值以及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三) 社会服务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伴随社会发展、物质社会条件的提升,广大青少年有了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业的压力和家校过度的“呵护”,让他们失去了出力、流汗的机会,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有些人想要走捷径,快速成名、获利,有些人喜欢过度消费等,偏离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社会服务让学生走出书本、学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开展更多形式的劳动与实践,促进良好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社会服务活动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这促使学生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形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其次,社会服务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以及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形成同理心、同情心,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再次,参与社会服务的学生会获得更多鼓励、更大的自我效能感,更能感受帮助他人、成就自己的快乐,从而引发劳动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四) 社会服务促进学生历练劳动能力

社会服务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服务,同时还要学习服务的技能。首先,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开展服务。例如,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运用,服务活动中涉及数据统计、经费、交通等问题要运用数学知识,为服务活动进行的设计制作要运用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知识,这一学以致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现实应用联系起来,也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在社会服务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还需要针对服务的内容不断学习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让服务更切实有效,这本身就是“做中学”的过程。


社会服务在中小学实施的现状


(一) 社会服务在学校劳动教育中“势单力薄”,校本化开发不足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中小学在日常生活劳动以及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而社会服务的开展却一直是“弱势”项目。首先,学校师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以及一些生产劳动的数量和频次远超社会服务,因为前者的组织实施更加便捷,而且能很快见到成果、成效,而后者需要挖掘校外资源、走出学校,在策划和组织实施上都需要师资、课时等的支撑。其次,学校对于社会服务的性质缺乏明确认识,将社会服务与社区义务劳动、福利机构慰问等简单画等号,觉得社会服务就是公益活动、献爱心,没有认识到社会服务是劳动教育的新样态,服务基于真实需求,服务包含学生的个性化的劳动与创建,社会服务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这导致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校本化开发不足。

笔者在成都市某区域开展过“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状况”师生问卷调查,378 份学生问卷数据显示,在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中,学生参与的日常劳动占 66.67%、手工制作占 59.26%、种植和养殖占 33.33%、烹饪占 23.54%,而社会服务只占 21.42%;在学生对于个人喜欢的劳动课程选择中,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也只占26.98%。同样的教师问卷也有对应的数据。可见,学校在具体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也有调查数据表明:“学校组织的服务性劳动较少,多达 45.6%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未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服务性劳动。”该文还指出,在开展过服务性劳动的学校中,随着学段提高,学校组织服务性劳动的比例逐渐减少 (小学 78%、初中55.4%、高中 44.5%、大学 36.5%),其中“关爱型服务劳动明显高于公共型服务劳动”。

(二) 社会服务的实施不规范、走过场,育人目标难以达成

一些学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时,缺乏研究与设计,社会服务的效果也打了折扣。首先,社会服务的开展随意性较大,怎么便于实施就怎么进行,面对社区、福利院等地点或文明城市创建、环保活动等机会,师生到社区去做一次义务劳动或者到敬老院表演节目、送礼物等就算完成了社会服务。特别是开展服务前想当然地预设服务内容,没有进行服务对象的需求调查,不了解服务对象、不知晓他们的真实需求,服务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其次,社会服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是教师,学生是被动参与者,被安排干什么就执行什么,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沟通,收获也是表浅的。真正的社会服务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学校可以提供资源和指导,但是服务活动的设计和具体实施都应该由学生主动作为,这样才既能促使学生对任务、活动进行整体规划与预设,又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社会服务开展后,往往就是一则通讯或简报、几张学生奖状作为整个活动的总结,没有活动评价,没有师生的反思与交流,对于服务是否满足了对象的需求、学生在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后续是否还持续该服务活动或开展新的社会服务等更无从考量。

(三) 社会服务缺乏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实施困难重重

社会服务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在更广阔的地域、领域开展社会活动,但从目前社会服务开展的单一、粗浅现状来看,对家长、社区、社会团体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科研机构的引领与指导也有待提升,社会服务亟待教育系统、家庭、社会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首先,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与社区、社会团体组织联系不紧密,相互的配合大都停留在行政事务、环境与文化治理等上,对各种社会服务的资源、场所开发利用不足,两者缺乏资源互补、共同治理的合作机制,没有发挥社区等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其次,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指导、经费保障不足,学校未能将社会服务与学科课程融通,课程化的开发能力和动力不足,也就不能长效地开展社会服务;再次,社会服务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大建设,教师有大量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且涉及社会服务的专项培训与指导匮乏,教师的相关职前教育更是空白。

国外社会服务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服务学习与我国的社会服务类似,服务学习脱胎于社区服务,“把服务学习纳入教育的愿望正在全球各地呈几何级数增长” 。美国是服务学习发展得较好的国家之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也最为丰富,其对我国的社会服务有更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出现于 1967 年,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服务学习的相关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发展以及美国国家政策的支持,服务学习发展成为教育改革运动;进入 90 年代,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法》《国家与社区服务信托法》《公民服务法》等法案均要求中小学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并指出服务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其与学生的学习科目构成一个整体,是社区服务项目的教育组成部分。各州也相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项公民教育计划 (包括服务学习项目) 才能顺利毕业。美国的服务学习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 服务学习有规范的实施步骤

服务学习分为调研、计划和准备、实施服务活动、反思、评价与庆贺五个步骤。第一步“调研”是指学生采用采访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社区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可行性的服务学习主题;第二步“计划和准备”需要明确目标,以确保有效完成课程学习内容的同时满足社区的需求,然后是进行人员的职责分工、安排服务的具体内容、预设成果及评价方式等;第三步“实施服务活动”是指根据计划使用以前学过以及新获得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自主地开展服务学习;第四步“反思”是指回顾、分析及评估服务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并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是服务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五步是“评价与庆贺”,其中评价是对服务学习的目标、进展状况及实现程度的评价,也是为了让学生、家长、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理解水平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庆贺即是对学生努力和贡献的认可,也是认可社区对服务项目的帮助。在以上的五个步骤中,服务学习特别强调反思,反思贯穿于服务的准备阶段、服务过程和服务总结阶段,它有助于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下一阶段或另一服务学习的改进与提升,同时也将经验内化为能力、素养。服务学习的反思必须具备“5C”的特点:连接 (connection)、持续 (con⁃tinuity)、脉络 (context)、挑战 (challenge)、督导(coaching),即:反思要连接学校与社区、经验与应用;要持续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反思要有内容;要挑战新的经验;要给学生必要的支持和督导。

(二) 服务学习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美国的服务学习强调学生的社会参与,提升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服务学习把师生与社区紧密捆绑在一起,让他们直面当前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比如种族问题、多元主义的文化和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他们能够学会公正地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致力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宽容和公民责任感,为未来公民支持提供良好基础”。服务学习的主题涵盖了社区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社会福利、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等,内容开放而多元;在主题确立后,师生要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讨服务学习的课程方案,学生在与社区人员等的交往中、在服务过程中的职业角色体验,使得学生了解成人职业背景,形成职业方向与兴趣。“服务性学习已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教室’,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园,社区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可用资源” 。

服务活动有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基本形式,直接服务是指由学生直接与服务对象接触,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活动,例如,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关怀空巢老人、为病人表演歌舞等;间接服务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社区等的可用资源,帮助社区或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解决问题,例如,为社会福利机构筹款义卖、举办活动、布置会场等。

(三) 服务学习与学术课程紧密关联

服务行动 (Service Action) 组织指出:“服务性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区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性不同,服务学习的核心是课程,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强调服务与学术课程整合。一是服务学习不仅是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满足社区需求,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社区的现实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从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使得认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同时,学生在具身体验、服务、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感悟到人与他人、社会的关联,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二是服务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是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相关联,服务学习通过系统设计、规划、反思及评价来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将“服务”与“课程学习”相融合,包含了对课程的运用和反思;而社区服务则只强调了满足社区的需要,并没有特别规划具体学习目标。

例如,德克萨斯州阿尔文市七年级以“古老的节日”为课题,通过学科合作的课程设置及学生在养老院的服务活动,让学生调查了解居民们过去是怎样庆祝特殊节日的,以此来加深对老年人的认识和理解。英语课上,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学习如何进行采访、为老年人做口述笔录;历史课上,了解社区或城市的历史并练习采访老人,向他们询问以前居民们庆祝节日的形式和活动;健康课上,学生探究老人们的饮食限制,为养老院设计出适合的食谱;数学课上,学生运用几何知识为养老院制作饰品;科学课上,学生研究衰老的问题;艺术课上,学生制作纸壳画框给养老院留作礼物。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将社会服务作为单独的课程领域,但是作为劳动教育的新样态、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社会服务也应逐步走向规范化、课程化,以更好地发挥育人价值。


社会服务有效实施的策略



      (一) 拓宽途径,丰富社会服务的实施内容

社会服务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进一步认识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和育人价值,更需要学校拓宽途径、挖掘资源,丰富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逐步构建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服务课程体系。

1. 挖掘校内资源,设计社会服务活动

首先,发掘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服务岗位、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午餐服务、班级事务服务、课间安全管理等,在自理自立的同时树立规则意识。例如,让学生在午餐时间轮流担任午餐管理员,负责餐食的分配、餐具的整理归还等;由学生担任校园“110”,负责巡查与督促课间的文明休息与活动安全。其次,学校举行的德育、文体、科技等赛事活动可以吸纳、招募志愿者开展赛事服务活动。例如,让学生担任学校运动会引导员、裁判助理,在辅助教师工作的同时也可保障赛事的顺利开展;在“红领巾义卖”活动中,让学生既当义卖物品的捐赠者也做义卖员,将义卖所得用于公益,帮助服务更多的人。再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校园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不良现象,就此展开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或给予改进方案等,让学生成为爱校、护校的主人。例如,针对学校门口的过街红绿灯执行情况展开调查,为师生交通安全向街道、交警部门建言献策等。

2. 挖掘社区资源,设计社会服务活动

社区是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场域,一方面,社区是学校、家庭的所在地,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社区的治理也需要师生的参与。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协作,调查、了解社区的管理、发展需求,共同开发社会服务的项目:在找准双方的需求、确定主题后,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讨服务方案,包括对服务的时间、地点、目标、活动内容与方式、参与人员、评价等达成共识;服务活动完成后的总结评价也要包括社区人员的反馈、评价,这既是服务活动的成果固化形式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收获和肯定。特别是可以根据需求,整合学校的学科课程资源如政治、美术、信息技术、数学等课程中的知识技能,服务于社区的环境创建、信息发布、数据统计等工作中。例如,某中学教师利用个人的摄影爱好、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发现社区之美”的服务活动,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标准照,并用关于社区的摄影图片布置社区的宣传栏、文化墙等。

3. 挖掘家长资源,设计社会服务活动

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校协同,家长就职于社会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可以为学校师生社会服务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岗位和场所。例如,某学校依托就职于武侯祠博物馆的家长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武侯祠义务小导游的服务岗位;某学校依托就职于华西口腔医院的家长的资源,开展了关怀唇腭裂孩子的社会服务活动“我们都是微笑天使”。此外,考虑到家长流动性的问题,对已经成形的社会服务项目,学校需加强与资源单位的沟通并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从而固化优质的社会服务项目。

4. 利用社会机构以及群团组织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学校可以直接与福利院、残障机构等公益机构对接,开展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服务活动,例如,走进特教学校当助教,了解特殊孩子并学习与他们交流互动;学校还可以与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协同、联动,共同搭建社会服务的平台,引导学生参加更多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例如,在当地举办的各种赛会活动中担任语言服务、会议服务、接待服务等多方面的志愿者,参加禁毒日的禁毒宣传活动等。

(二) 规范社会服务的实施环节

社会服务要实现其育人价值,就要把握关键要素规范地实施。同时,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机地将考察研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的方式融入其中,以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体验与服务。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于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这样阐述:“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

首先,是明确服务对象与需求。为提高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他人的真实问题和需求,确定真正能满足需求的可行性主题。在这个阶段,师生可以运用考察探究的方式方法,通过采访、问卷、实地调查等科学的手段获得信息、开展需求分析,这样做不仅能聚焦问题、明确需求,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社区的管理、不同群体的生活发展状况等社会结构、发展等信息。例如,某小学的学生希望能给医院里的唇腭裂孩子送去关爱,起初师生考虑给予一定的物资资助,但是根据对需求的了解,获知唇腭裂孩子更需要的是同龄人的陪伴、理解,于是师生开展了与唇腭裂孩子游戏、互动的联谊活动。

其次,是制定服务活动计划。明确了服务对象与需求后,在去开展服务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计划的制定可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经验,即首要确定服务目标,目标要可操作、可实行;计划的制定要包括具体的时间进度、服务内容与方式,人员职责分工等,计划还要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获得认可。

再次,是开展服务行动。在正式开展服务前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服务岗位的技能要求等做好相应的知识、服务技能的学习与培训;服务中如果遇到问题,师生要尝试寻求帮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服务计划加以调整,要将服务活动进行到底。例如,某中学的师生开展关爱自闭症孩子的服务活动,为了能做好特教教师的助手,能为自闭症孩子设计有益的游戏,他们主动向特教教师学习、了解与自闭症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能。

最后,是反思服务经验。服务后,要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性反思,这是提升学生认识、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要认识到反思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它其实应贯穿于服务活动的始终,服务前的准备、服务中的实践、服务后的总结都需要不断的反思;反思的内容要深入,能清晰地描述过程,总结各阶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针对不足的改进建议,特别是要有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等的价值体认。

(三) 建立社会服务的保障机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在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及育人价值后,各地行政部门还需建立社会服务活动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社会服务的有效开展,立足于各地实际形成具有地域优势、特色的顶层设计,明确社会服务作为劳动教育新样态的重要价值以及相应内容、实施路径等;其次,要丰富和拓宽社会服务的实践场所,统筹、遴选“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满足学校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活动需求;再次,要将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纳入教育的督导评估,关注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与实效性,特别是对社会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有效性进行督查和指导;最后,要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或是补助资金或是多种形式筹措经费等,用于设备添置、耗材补充、安全保障及教育教学研究等相关投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