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由“风清”与“气正”两部分组合而成。“风清”常用以形容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太平和谐的社会状态,“气正”则用来称赞人具有端正的品德和优良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风清气正”形容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社会生态状况,包括政治生态、学术生态、网络生态、外部生态等。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持续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看望驻西安部队时谈到,要带头廉洁自律,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进行清正廉洁教育,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来自各方的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增强自身领导能力、执政能力、组织能力、号召能力,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环节。而“风清气正”便是对良好政治生态最贴切的描述。我们党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气魄,坚持刀刃向内剔除顽疾,持续完善党内法规,推动依规治党,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是有效保障政治生态不被污染。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端正坦荡的人格品行、恪遵功令的法纪观念、做实做细的工作作风、广泛深厚的群众情怀、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能够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就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网络社会的兴起已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与淡化,二者展现出深度相融的趋势,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场域,网络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延展。人们同时生活在现实和网络当中,同时创造和享有着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开放、交互、平等、即时、去中心等特征,使互联网信息随时处于爆炸式增长中,并深刻影响着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因此,网络空间必然是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一环,是重要的思想阵地、舆论阵地、文化阵地。网络文化要繁荣发展,更要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各文明丰富多彩的优秀成果来滋养人心、熏染氛围,使网络社会充满正能量、昂扬主旋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必须完善网络相关立法并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坚决打击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避免网络空间乌烟瘴气。如此,才能保证作为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的网络空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符合人民的利益,才可以实现人民在网络空间的美好生活追求。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核心位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更加凸显。哲学社会科学既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推动着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蓬勃兴旺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高度的文明素质和优良的精神品格的体现。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解决好学风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对于学术腐败、学术浮夸、学术不端等现象的治理,既要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在制度上形成硬措施,又要在道德上形成环境软约束。倡导广大科研人员始终坚守诚实信用的基本底线,恪守学术道德、遵循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既严谨治学又开拓创新,既活跃争鸣又互学互鉴,既深耕厚植又紧跟时代;不畏学术道路上的艰险与孤寂,勇攀科学与真理的高峰,为国家解决核心技术难题,为人民做出真学问、好学问、大学问。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愿同各方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却又面临“四个赤字”等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证明了这是一条使沿线国家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打造出良好的合作环境。崇廉拒腐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应有的底色。腐败伤害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阻碍各领域合作共赢目标的实现。各方应当在有关公约、条约的基础上,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规则和治理框架,打造规范化的营商环境,杜绝权力寻租,严防腐败滋生,共同推动廉洁丝绸之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