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恩格斯指出,“关于自然界所有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到处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系统观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观念、战略思维、大局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协同性。

2020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工作方法是人们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系统观念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系统论的基础上,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整体、发展的观点,又体现了系统论关于结构、功能、开放的观念,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也是其他思想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发展环境快速变化、发展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性,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认识问题,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去审视问题,坚持把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统筹起来去谋划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使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追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看清发展大势,立足现实分析发展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树立全局意识,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务大局,善于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总揽全局的能力;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发展规律,在把握战略主动中推进各项工作;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政策选择。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的要求越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立改废释纂,全面完善法律、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对外开放越来越深入开阔,需要更好发挥法治体系建设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要抓住重点和难点,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协同推进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建设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强调,主要经济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力度、节奏,防止世界经济再次探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已经不限于一时一事,也不限于一国一城。时代之变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叠加,致使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世界经济走出低谷,面临很多制约因素。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打造能够为各方普遍接受的运行规则。主要经济体要强化共同体意识,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持协商而非对立、开放而非隔绝、融合而非脱钩,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国际金融机构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凝聚国际共识,增强政策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友情链接